问题 填空题

(13分)在100℃时,将0.100 mol 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 1 L 恒容真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s)020406080
c(N2O4)(mol/L)0.100c10.050c3c4
c(NO2)(mol/L)0.0000.060c20.1200.12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分析:c1________c2c3________c4(填“>”、“<”或“=”)。

(2)在下图中画出并标明此反应中c(N2O4)和c(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达到化学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mol/(L·s)。

(4)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NO2气体的浓度增大的是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再充入一定量的He

答案

(13分) (1)K    ,<  , =

(2)

(3)0.001 (4)B

】(1)N2O4        2NO2

初n:         0.10            0

20s:         0.07           0.06

40s          0.05           0.10

60s:         0.04           0.12

80s:         0.04            0.12

(3)=0.001 mol/(L·s)

(4)增大容器的容积,各物质浓度均减少,虽然平衡略向右移,但NO2气体的浓度相对原平衡仍然是减小;而在题设条件下,恒容,分离出一定量的NO2,其浓度减少,虽然平衡略向右移,但NO2气体的浓度相对原平衡仍然是减小;再充入一定量的He,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平衡正向移动,NO2气体的浓度增大,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

四、
“一叶知秋”这句话说得有意思。淮南王头一个说这句话,挺像一个得道的人,窗明几净,忽然庵檐之下飘来一片似黄未黄的叶子,触微知机,恍然于时令潜移,有添夹衣的必要了。显然这片叶子不是人力摇落的,因为凡是沾着一点点人力味道的变化,我想选一个字来说明它的内容,那也许就是“命”。我虽不是测字先生,可是“命”这个字的形成,由于“人一叩”我一下就看出来了。中国文字的妙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明白,就是能够契合宇宙,把它的隐秘用形象点破,外国文学偶尔得到传声的巧妙。然而说到传声,欧阳修的《秋声赋》,李清照的“凄凄切切”,两千多年了,没有一首外国诗能够让我忘记它们的印象。外国文字和中国文字一比,确乎是落在我们中国人的宇宙生命之外的。让我把话拉回来,我们是在说那片叶子,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离开了树枝。辞谢的生命,好像有一种什么违抗不了的力量,可又决不是人力,加在它的身上,于是它的脸色苍白了,打了一个寒噤,就轻飘飘地任风吹风飓了-那是一点点小风,比春天什么风也小,然而没有一点点它们的温暖,假如这不是“命”,又该是什么呢先生,你不如帮我找一个字,说明这种自然力,里面没有人的存在,只是自然本身的法则
我倒想出来了一个,好像一辆车的滚动,没有人乘,没有马拽,两只轮子自己就旋转:我想一个字,那是“运”。
人生的悲喜剧是由于“命”和“运”连了起来。用一数学公式罢,命+运=人生。连了起来,所以宇宙就隐入混沌了。混沌这两个字是没有法子解释的,“命”有人力作祟,“运”有自然力作祟,人力和自然力乱作一团,理想和现实互为牵制,是进击,是销蚀,是挣扎冲突之外加上挣扎冲突,我们也许勉强可以拿颜色来象征它的面貌。你一定问我“混沌属于什么颜色”那是……算了罢,什么颜色也是,本来五颜六色看不清楚。
于是有人看清楚了,窗明几净,忽然院中飞来落叶,他轻轻对寂寞嘘出一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这句话到了唐朝诗人口中,便有了“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诗行,可是味道两样了,和帝尧治下的那个倔强的老人一样,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山僧和老人为了表扬自然的法力,拿蔑视人来做陪衬。这里虽然不谈政治,政治性依旧不免浓厚,所幸他们全是古人,我无须为其担忧。
我说“一叶知秋”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它以无限深厚的文学的暗示说明了人类知识增进的另一方式。譬如我多知道一点东西,一方面是“求”来的,有人力在内,一方面也有“悟”出的,得之于刹那间的。求到的往往显出崇高,出于经过了一番挣扎,可是悟到的也不示弱,往往远比崇高更为圆通,因为接近宇宙,更为接近一般法则。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悟出了地心吸力的大道理。研究科学最需要悟力,有些重要发明偏又仰仗触机。我不晓得别人怎么样了解这两个字,但是“机”本身没有意义,悟的重要性在“触”,正如苹果熟了随时随地在落,偏偏牛顿看进眼去,而且就在那一次看进眼去,这才悟出来。“一叶知秋”是相对论的一个注解,爱因斯坦想必和我一样喜欢这句话,他因为它说明了一个科学现象,我因为它给我一点点诗意。历史上多的是因小悟大的实例,远例不说,且听到那老人一击那壤,帝尧的宝座就动摇了。不过要像这句话这样不带政治性,这样纯洁,不合一丝人世的丑恶,让我恍然于人的渺小,那样自自然然把我带到一个宏远境界悠悠然又让我回来体味人的伟大,似乎还不太多。所以我写下我精神上的喜悦。

作者由“一叶知秋”感悟到人类获得知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