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m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为V1mL;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      

(2)操作E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3)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

(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

(6)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答案

(1):C;A;B;D;E;

(2)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3)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

(4)由黄色变为橙色

(5)偏高

(6)80(V2-V1)c/m%

题目分析:(1)①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故答案为:C;A;B;D;E;

(2)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故答案为: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3)滴定管0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为减小误差,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4) 指示剂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终点时pH约为4.4,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故答案为:由黄色变为橙色;

(5) 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故答案为:偏高

(6) 硫酸的物质的量为c(V2-V1)×10-3mol,则n(NaOH)=2c(V2-V1)×10-3mol,m(NaOH)=80c(V2-V1)×10-3,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10×80c(V2-V1)×10-3

所以烧碱样品纯度为10×80×(V2-V1) ×10-3c/m×100%=80(V2-V1) c/m%(注意:V为mL),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