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关报告表

 1871-1873年1891-1893年
茶叶1022159公担1055064公担
蚕丝37529公担59946公担
大豆57506公担760522公担
棉花8486公担290417公担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五: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万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万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至1919年“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材料一: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已大大加深;材料二:中国经济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以出口为目的商品性农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材料三:外来资本主义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流入城市的农民日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6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人口城市流动。(4分)

(3)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减少;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

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1)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发展概况,在提取材料信息时要注意关键信息。材料一出口增加,商品化程度高;材料二,中国的商品受制于外国人;材料三 农村破产,农民进入城市。(2)材料三 农村破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材料四,注意两个省略号后面的句子,进行总结就是原因。(3)回答此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