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0.1 000mol·L-1NaOH溶液500mL.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溶液配制过程用到下列玻璃仪器,按首次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 (填仪器选项符号)

A.玻璃棒     B.胶头滴管       C.烧杯         D.500mL容量瓶

(2)用所配制的0.1000mol·L-1NaOH溶液通过中和滴定测定一元弱酸HA溶液浓度,每次滴定取用的HA溶液均为20.00mL,使用酚酞溶液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的实验数据记录:

滴定次数NaOH溶液体积(mL)
V1V2
13.0544
21.4541.5
37.6547.6
 

处理以上实验数据,测得该HA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中和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可能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末端气泡没赶尽

D.滴定前平视观察读数,滴定后俯视观察读数

E.所用的标准液(NaOH溶液)浓度偏高

(4)用pH计测得该HA溶液pH=a,结合上述中和滴定结果可推算实验温度下HA的Ka=________。

答案

(1)2.0   C A D B

(2)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红色半分钟内不褪去。  0.2000 mol/L

(3)B  C

(4)5.000×10-2a

题目分析:(1)n="c·V=0.1000mol/L×0.5L=0.0500mol,m=n·M=0.0500mol×58." 5g/mol="2.9g.." 在溶液配制过程用到下列玻璃仪器,按首次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是C A D B。

(2)以酚酞溶液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碱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由于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开始为无色,当滴定终点时的标志是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红色半分钟内不褪去。第一次消耗的碱的体积为44-3.05=40.95ml,第二次消耗的碱的体积为41.5-1.45=40.05ml;第三次消耗的碱的体积为:47.6-7.65=39.95ml.可见第一次误差较大,去掉。平均消耗的碱的体积为(40.05ml+39.95ml)÷2=40.00ml.c(HA)=c(NaOH)·V(NaOH)/V(HA)=0.1000mol·L-1×40.00ml÷20.00ml=0.2000mol/L.

(3)A.滴定管就应该用待装液润洗。正确,无误差。B.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就会使消耗的标准碱溶液体积偏大,以此为标准计算的酸溶液的浓度就偏高。C.滴定前滴定管末端气泡没赶尽,会使开始时的读数偏小,后来读数正常,则消耗的碱溶液的体积就偏大,以此为标准计算的酸溶液的浓度就偏高。D.滴定前平视观察读数,滴定后俯视观察读数,则消耗的碱溶液的体积就偏小,以此为标准计算的酸溶液的浓度就偏低。E.所用的标准液(NaOH溶液)浓度偏高,则消耗的碱溶液的体积偏小,以此为标准计算的酸溶液的浓度就偏低。因此操作可能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 、C。

(4)用pH计测得该HA溶液pH=a,c(H+)=10-amol/L.c(A-)=10-amol/L,c(HA)=" 0.2000" mol/L.则在实验温度下HA的Ka=(10-amol/L×10-amol/L)÷0.2000 mol/L=5.000×10-2a.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