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高温下CuO和CO中发生如下反应:CuO(s)+CO(g)Cu(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1 0001 1501 300
平衡常数4.03.7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ΔH__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 ℃时加入Cu、CuO、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        __。

A.减少Cu的量  B.增加CuO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

(1) c(CO2)/c(CO) , ﹤。(2)0.006 mol/(L·min) ,   60%。(3) C

(1)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CO2)/c(CO)。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是减小的,这说明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2)设消耗CO的物质的量是x,则生成CO2是x,所以平衡时,解得x=0.6mol,所以CO2的反应速率是=0.006 mol/(L·min);CO的平衡转化率=0.6÷1.0=0.6。

(3)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降低C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是增大的,选项C正确;改变固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AB不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D不正确改变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平衡都是不移动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哭泣的森林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只有绿色,才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绿色,就如同沙漠里没有了绿洲,地球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森林是绿色之源。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对养育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绿色森林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人们为了自己的贪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砍伐的巨手伸向森林。于是,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一片片森林消失了,绿色,随着人类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却离人越来越远了。

       记得有报道说,由于云南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云南的森林工业已面临全面危机。而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竟然决定联合开发藏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之地。三江流域的森林对保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而金沙江水系的森林对于长江上游防止水土流失、呵护三峡大坝以及控制长江中下游水量的作用更是巨大。在这以前,西藏林业厅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不足,对西藏东南部森林资源的砍伐速度相对较慢。一旦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人员充裕的云南森工企业介入砍伐行列,其破坏后果将不可估量,藏东南大片森林将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

       虽然我国每年人工植树造林的面积可覆盖整个瑞士,但我国天然森林的面积却在一年年减少,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几乎到处都留下了绿色的创伤。如果对盲目开发森林资源的现象放任自流,那么无需多久,中国仅有的最精华的天然林资源即将消耗殆尽,18世纪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无林化”现象,同样会在中国出现。 

       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五十,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在中国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如果继续采伐下去,10年之后,其余林业局所属的可采伐资源也将基本耗尽,而且森林质量也将越来越差。

       这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在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将不仅没有可供采伐的成熟林,而且就连提前投入消耗的中龄林,5年左右也基本砍光。到那时,生态环境将极度恶化,十几亿中国人所面临的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的严重性是不难想象的。

       绿色王国在呼救----救救森林,救救中国!然而今天,当原始森林不断消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一个接一个离开我们星球的时候,从美国西北部到南美智利,从澳大利亚到马达加斯加拯救森林的运动正在风起云涌。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的作用。

      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

      依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南森林工业”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哭泣的森林”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一句话。

      绿色,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绿色,就如同沙漠里没有了绿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