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共10分)甲醇合成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在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合成实验。将1 mol CO和2 mol H2通入容器中,分别恒温在300 ℃和500 ℃反应,每隔一段时间测得容器内CH3OH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浓度(mol/L)温度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
300 ℃0.400.600.750.840.900.90
500 ℃0.600.750.780.800.800.80
(2)在300 ℃反应开始1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

(3)在500 ℃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________。

(4)在另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2 mol CO和2.0 mol H2,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压强为起始压强的一半。计算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5)铜基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和条件温和的特点,已广泛地使用于CO/CO2的加氢合成甲醇。该反应中a的大小对反应热ΔH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

(1)CO(g)+2H2(g)=CH3OH(g) ΔH=-(ba) kJ·mol1

(2)0.08 mol/(L·min)

(3)25

(4)80% 

(5)无影响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是放热反应,反应热ΔH=-(ba) 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是CO(g)+2H2(g)=CH3OH(g) ΔH=-(ba) kJ·mol1

(2)10min时甲醇的浓度是0.4mol/,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是0.8mol/L,则氢气的反应速率是0.8mol/L÷10min=0.08 mol/(L·min) 。

(3)在500 ℃达到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8mol/L,所以消耗CO和氢气分别是0.8mol/L和1.6mol/L,则平衡时氢气和CO的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2mol/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4)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        1.2     2        0

转化量(mol)        x       2x       x

平衡量(mol)     1.2-x    2-2x     x

则1.2-x+2-2x+x=3.2÷2

解得2x=1.6mol

所以氢气的转化率是2x÷2=0.8,即80%。

(5)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和其余条件都是无关系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刘穆之,字道和,世居京口,及高祖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高祖曰:“吾亦识之。”即驰召焉。从平京邑,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也,遂委以腹心之任,动止咨焉,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时晋纲宽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右,负势陵纵;重以司马元显政讼违舛,桓玄科条繁密,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穆之外所闻见,大小必白,虽闾里言谑,途陌细事,皆以闻。高祖每得民间委密消息以示聪明,皆由穆之。又爱好宾游,坐客恒满,布耳目以为视听,故朝野同异,穆之莫不毕知,皆奏无隐,穆之凡所荐达,不纲不止,常云:“我虽不及荀令君之举善,然不举不善。”转中军太尉司马。八年,加丹阳尹。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高祖疑其难独任,留穆之以畏之,加建威 * * ,置佐吏,配给实力,长民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乃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云主上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溯远伐,以老母弱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能若此邪?”长民意乃少安,高祖还,长民伏诛。十年,进穆之前 * * 。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宾客辐凑,求诉百端,内外谘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论,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又数客昵宾,言谈赏笑,引日亘时,未尝倦苦,裁有闲暇,自手写书,寻览篇章,校定坟籍,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餐,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此外无一毫负公。”义熙十三年卒,及高祖受禅,每叹忆之,曰:“穆之不死,当助我理天下。”其见思如此,以佐命元勋,追封南康郡公,谥曰文宣。

(选自《宋书·刘穆之传》有删改)

注①:指南朝宋武帝刘裕。②叨忝:同义词连用,谦辞:表示受之有愧。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无忌进穆之 进:推荐

B.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  重:加上

C.屏人谓穆之曰  屏:使退避

D.虽每存约损 约:约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穆之“竭节尽诚,无所遗隐”的一组是(  )

①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②穆之凡所荐达,不纳不止③疑其难独任,留穆之辅之④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⑤引日亘时,未尝倦苦⑥寻览篇章,校定坟籍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穆之跟从刘裕平定东晋都城时,许多重大事情都是由他在仓猝之间裁定的;面对法治混乱的局面,他能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矫正,见效很快。

B.刘穆之喜欢与人交往,这些往来于他家中的宾客使他消息灵通,所以朝野百官的情形,他没有不知道的,并且知无不言,都报告给刘裕。

C.刘裕讨伐刘毅时,让诸葛长民 * * 后方,又派刘穆之辅助他。诸葛长民认为刘裕这样处置不公平,使自己的奇才异谋不能尽展,刘穆之好言安抚才让他心情销安。

D.刘穆之善于从容处理朝廷内外各种事务,他认为自己竭忠尽智,除了每天饭食稍奢侈了一些外,没有辜负刘裕的地方。他死后多年,刘裕仍追思不已。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穆之外所闻见,大小必白,虽闾里言谑,途陌细事,皆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溯流远伐,以老母弱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能若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