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

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

D.受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解析:本题考查贪污贿赂罪中具体罪名的犯罪主体。参见《刑法》第382条,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参见《刑法》第388条之一第2款规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参见《刑法》第396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晓雾将(              )

     (2)未复有能其奇者(                )

     (3)怀民亦未(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口口之美”,乙文描写了“口口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                ”的语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