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32岁,患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年,就诊时面色苍白,困倦乏力,甲床苍白,皮肤干燥、萎缩。血红蛋白8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7×109/L,血小板120×109/L,血清铁300μg/L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诊断为()

A.白血病

B.溶血性贫血

C.中度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关键词“血红蛋白80g/L”、“血清铁300μg/L”通过这两点可以判断为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点汇总:

1.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乏力、困倦(最早出现);结膜及甲床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反甲或脆裂;心悸气短;头晕、失眠;

2.贫血诊断: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3.贫血程度:Hb在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小于60g/L为重度。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应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估计补铁治疗剂量。Hb>110g/L,补充元素铁总剂量5g;Hb90~110g/L,补充10g;Hb<90g/L,补充15g。

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纠正缺铁性贫血,还应补足已经耗竭的储存铁。食物-铁剂相互作用: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C可促进铁剂吸收;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吸收(减少40%~50%);茶和咖啡中的鞣质与铁形成不可吸收盐。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