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贵和”,是中 * * 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也有外媒评论说,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地带有传统的厚重外衣,而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国人人人都能理解,却缺乏国际化的生动诠释,其他民族在理解上总存在隔膜;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停留于思想层面,而缺少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力行的生动表达。“贵和”思想需要得到今天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材料二 “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 * * 习 * * 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

答案

(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的“贵和”思想要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外交实践中践行这一思想,推动这一思想的传播和发展。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其他民族对中国“贵和”思想的理解存在隔膜,所以中国推广和宣传这一思想时,应更多地采用其他民族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促进“贵和”思想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融合,取长补短。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针对“贵和”思想传统色彩更浓厚,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的问题,应对传统“贵和”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并注入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元素。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贵和”思想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推崇“贵和”思想,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的“贵和”思想,倡导加强国家合作,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为话题,考查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第(1)问,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创新”,问题指向“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可依据文化创新的途径和要求,说明让“贵和”思想发扬光大的措施。第(2)问,知识范围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可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今时代的主题等方面,分析中国推崇“贵和”思想的原因和意义。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