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1.2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5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4,顺时针转动的速度为v=3m/s.设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C点后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D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D、E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2=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O为轨道的最低点.(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

(2)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

(3)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

(1)、小物块由A运动B,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1
2
mvB2

解得:vB=

2gh
=5m/s.

(2)、小物块到达B的速度为5m/s,传送带的速度为2m/s,所以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减速后匀速,设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解得:a=μg=4m/s2

匀加速运动过程有v=vB-at1

得:t1=

vB-v
2
=
5-3
4
=0.5s

则此过程的位移L1为:L1=

vB+v
2
t1=
5+3
2
×0.5=2m

匀速运动的时间t2为:t2=

L-L1
v
=
5-2
3
=1s

则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t=t1+t2=0.5+1=1.5s

(3)、小物块从C到D做平抛运动,在D点有:vy=vtan

θ
2
=4m/s

小物块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vD=

v2C
+
v2y
=5m/s

对小物块从D点到O点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θ
2
)=
1
2
m
v2
-
1
2
m
v2D

在O点对小物块受力分析,设受到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v2
R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N=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FN′=43N

答:(1)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5m/s.

(2)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为1.5s.

(3)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3N.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