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

材料一 2013年9月,国家 * * 习 * * 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扫清政治障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哲理。(12分)

(2)依据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8分)

(3)从个人角度,为扫清“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障碍指出一条可行性措施及理论依据。(4分)

答案

(1)(12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3分)

②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各方面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体现了联系的观点。(3分)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发展的观点。(3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体现了这一点。(3分)

(2)(8分)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因为: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分)

②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分)

③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2分)

④是提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要求。(2分)

(3)(4分)

给分说明
既答出可行性措施又答出理论依据,给4分
只答出可行性措施或只答出理论依据,给2分
从其他主体角度作答,不给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既包括辩证唯物论,又包括唯物辩证法,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针对材料中的“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我们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针对“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可以从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再次针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可以从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针对“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设问指向是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首先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问设问比较开放,考生所提的建议只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的即可。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