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1)对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有人认为不可能破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予以论证。 (4分)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怎样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为缓和中日关系做出贡献。(6分)   

答案

14.(1)答案示例: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量变引起质变,中日关系持续恶化,民众相互缺乏好感,最终将引起两国关系的“不可收拾”。

认为不可能破裂: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间的联系,使得各国相互依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引导中日关系克服目前的困难向好的方向发展。

要求:理论能支持观点(2分);有论证过程。(2分)

(2)①大力发展商业贸易,以经促文、促政。②通过教育、留学等方式加强人员往。③通过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增强文化沟通和交流。(6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两个观点,并给出理由。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若果赞成第一个观点,即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那是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质变;如果赞成第二个观点,即认为不可能破裂,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间的联系,使得各国相互依存,存在个各个方面的共同利益。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化传播的知识包括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意义。材料中要求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提建议,即怎么办。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贸易、教育等方面。考生可以从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通过教育、留学等方式加强人员往、通过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增强文化沟通和交流等方面回答。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