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高三学生李梅就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写信向外籍教师Mary请教。请你代替Mary写封回信。

写作要点:

1、对英语写作的认识;

2、至少提出三点建议;

3、举例说明英语写作水平是怎样提高的。

注意:

1、词数120左右;

2、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Li Mei,

Your letter reached me this morning. Now I’d like to share my opinion with you.

                                                                           

                                                                              

                                                                              

Sincerely hoping you can benefit from the above and will make great progress in your writing.

Best wishes!

Yours,

Mary

答案

题目分析:本篇书面表达是考查书信体裁的作文。内容是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学生对这种写作体裁和内容都非常熟悉,只是在写作时要注意审题,要求是代替Mary回信,所以语气口吻要正确。在讲述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和提出建议时可以使用一般现在时态。此外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以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连贯,从而提高作文的档次。

【亮点说明】本篇范文语言流畅,要点全面。尤其是firstly,secondly和besides等表顺序的词以及for one thing, 和for another thing等短语的使用不仅把要点连贯起来,而且使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结构更加紧凑。文中的谚语As the saying goes :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以及 the more you write , the more you will get 句式的出现更是给文章锦上添花。总之,这是一篇值得借鉴的优秀范文。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春暖花开邸玉超

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③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

④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异乎寻常地简单,朴素真切的感悟。花开花落中,蕴藏着淡淡哀伤和悠远的哲思。我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好笑的因由是,这位田园山水诗人的落花留给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间,至少没有像史青那样直接咏梅——我不喜欢梅,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⑤春分过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走出梦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满耳是鸟儿的欢鸣。那鸟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单调叽喳,而是戴胜、黄喉、红胁蓝尾鸲的婉转悠扬。睁开双眼,灿烂的阳光射过玻璃窗,好像太阳雨落在脸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几天前的一场细雨,润绿了后园子的杏树枝,淋透了墙角的桃树干。这个早晨,杏花率先开了。深红、浅红、粉红、粉白,一树云霞,满园生辉。杏花开时,绿叶尚未被春风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绽放之时,桃叶已经舒展成绿箭,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杏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原来杏花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她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天气对于叶芽来说,还稍显凉意,因此她仍然蛰伏着,待气温逐渐升高,她才肯萌发。桃花的花芽、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相差无几,春风拂过,花和叶就会几乎同时与我们会面。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一再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

⑥我现在生活的远郊有杏花山、梨花沟,那里漫山遍野,千树万树,繁花如海,蝶飞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赏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欢这样的宏大与张扬,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园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们甘于寂寞,自我绽放,馨香如故,唐朝这样,宋朝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我还知道,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也是这样灿烂而又无人问津地绽放的。由此说来,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我们是多情的,有时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不是吗?

⑦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小题1: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分)

小题2: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小题3: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2)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小题4: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2分)

小题5: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