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解答下列与碘元素有关的试题:

(1)碘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种智力元素。国家推广“加碘食盐”,其中一般加入的是KIO3,而不是KI。其原因是                               

(2)常温下,NH4I是一种固体,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面的反应:

① NH4I(s)  NH3(g)  + HI(g)

② 2HI(g)  H2(g) + I2(g)

达到平衡时,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加深”或“变浅”或“不变”);达到平衡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0,则 c (HI) =                

(3)如图,在粗试管中加入饱和的KI溶液,然后再加入苯,插入两根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通电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振荡试管,上层溶液为      色。

(4)已知Ksp(PbI2)=7.1×10-9mol3/L3。在盛有澄清的PbI2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0.1mol/L的碘化钾溶液,振荡,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有黄色浑浊产生,这些黄色浑浊的成分是          

答案

(1)KI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而KIO3比较稳定 (2分)

(2)加深 (2分) c(H2)·c(I2)/ c2 (HI)  (2分)   4mol/L (2分)

(3)阴 (1分)  2H2O + 2e = 2OH + H2↑(2分) 紫红色(2分)

(4)PbI2(2分)

题目分析:(1)KI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变质,生成有害物质;而KIO3比较稳定;(2)达到平衡时,缩

小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肯定是变深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c(H2)·c(I2)/ c2 (HI) ;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

2倍,平衡时c(HI)=xmol•L-1,则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H3)=(x+1)mol•L-1

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x+1)·x=20计算,得到平衡时c(HI)=4mol•L-1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阳离子H+放电,  2H2O + 2e = 2OH + H2↑;阳极,阴离子

I-放电:2I- -2e =I2 ,上层是溶有碘的苯层,显紫红色。(4)Ksp(PbI2)=c(Pb2+)c(I-= 7.1×10-9mol3/L3;c(Pb2+)=1.53×10-3mol/L,c(I-)=2.06×10-3mol/L,滴加浓度为0.1mol/L的碘化钾溶液,振荡,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有黄色PbI2浑浊产生。

不定项选择
配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