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

(1)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______+______→

 178
O+______;

(2)(单选题)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______.

A、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α粒子引起的闪烁

B、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3)(单选题)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______.

A、α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B、α粒子从F处打出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C、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D、放射性物质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

答案

(1)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核反应方程为:

 42
He+
 147
N→
 178
O+
 11
H

(2)A、B、充入氮气后,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质子穿过银箔,引起荧光屏S的闪烁,故A错误,B错误;

C、D、装置中A为放射源,放出的为α粒子,由于F处装的银箔刚好能阻止α粒子穿过,因此没有充入氮气之前无质子产生,不可能在S上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D.

(3)充入氮气后,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质子穿过银箔,引起荧光屏S的闪烁,故选C.

故答案为:(1)

 42
He,
 147
N?,
 11
H;(2)D,(3)C.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