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6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    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x值应为 _ __KJ/mol.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_KJ/mol,

答案

(1)    吸 ; 增大   (2)  D    ;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      

(3)  70    ;   +580   

(1)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使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2)b曲线和a曲线相比,活化能降低,说明使用了催化剂,因为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答案选D。

(3)反应热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和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即270KJ/mol-X=200KJ/mol,则X=70KJ/mol。根据图像可知,活化能是650KJ/mol-70KJ/mol=580KJ/mol.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都江堰》

6.在未看到都江堰之前,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笔下有什么特点?

8.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9.作者说“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试分别列举出这些“胜地”。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