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大型IT项目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A.大型IT项目一般是在需求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通常分解为需求定义和需求实现两个阶段

B.对大型项目进行需求定义时,往往要求对业务领域有深刻的理解

C.对大型项目进行需求实现时,往往要求对技术领域的精通

D.大型IT项目的需求定义和需求实现通常都是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完成的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型复杂项目有如下特征:

①项目周期较长。

②项目规模较大,目标构成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目标相互关联的小项目,对多个这样的小项目进行管理。

③项目团队构成复杂。

④大型项目经理的日常职责将更集中于管理职责,对小项目实行“间接管理”。

大型复杂项目的计划过程

(1)制定大型复杂项目的计划

需要建立统一的项目过程。

建立统一的项目过程会大大提高项目之间的协作效率,因此需要为这个大型项目单独建立一整套过程有力的保证项目质量。这个过程体系由如下三个过程组组成:

①制定过程组。建立项目组织所需要的各个过程文件,支撑过程实施的操作指南、文档模板和检查表。

②执行过程组。按照预定义的过程实施项目。

③监督过程组。由独立的组织检查项目的实施与定义过程的符合度。

依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19章的表19.2就可以制定大型复杂项目的计划了。与中小项目计划不同的是,除了制定项目计划之外,还要制定项目的监控方法、质量保证计划和产品确认计划。

(2)划分大型复杂项目的阶段

开始时,大型IT项目的需求不是十分清晰,因此项目就分成了需求定义阶段和需求实现阶段,前者往往要求对业务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后者则主要放在对技术领域的精通上。因此第一阶段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定义;再由专业的系统集成公司实现需求。

(3)大型项目的组织

①航天等军工企业模式。航天企业对研发项目的组织方式为总指挥系统和总工程师系统。总指挥一般由研究院的主管副院长担任,主管大型航天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相当于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般由项目的总设计师担任,负责项目的技术攻关和总体设计方案的制定。

②传统的大型土建项目的组织方式。设工程总指挥部,由行政首长任总指挥,下设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

③由建设方、承建方和监理方联合组成一个项目指导委员会(或叫项目领导小组)。一般由建设方的主管领导任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或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小组,建设方、承建方和监理方的工作由各自的实施经理负责,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三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调。

④承建方企业内部对大型项目的组织。一般由企业主管领导任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兼任大型项目的负责人,下面分若干小组(子项目),分别由各自的组长负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臣光曰: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固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上无阿私之失偏袒

B.国家无虞,利及后世欺骗

C.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催促

D.数尝窘辱我屡次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

B 恐又见见平生过失及诛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C 故即相聚谋反耳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 为其功多,故不忍

有决渎于汤武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小题3:下列各项分别属于“谋反的原因”和“平息的措施”的一项是(   )

A 陛下起布及,以此属取天下

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

B 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今

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

C 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

D 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

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小题4:下面是对《史记》原文和司马光的评论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良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发现了因封功臣而带来的政治危机,并抓住机会,向刘邦作了入情入理的分析。

B.面对危机,刘邦能虚心听取张良的谏言,勇于在下属面前暴露自己的内心,并立即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危机得到了化解。

C.司马光认为,刘邦在取得天下的过程中是爱憎分明的,只是因为手下人有时不够公正,才造成了某些大臣心理上的不平衡。

D.司马光认为,张良因为目睹刘邦治国举措中有失公允之处,才借机讽谏,为国家消除了危机,称张良是一个善谏之臣。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

译文:

②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译文: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