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国务院某部委负责实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与其他10个部委的信息交换共享以及基础设施、设备采购、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安全、标准等建设任务。目前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及概算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经过公开招标,A公司中标该项目,负责项目建设总集成,B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总监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某参与建设的部委提出,由于本部门提供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无法联网提供,建议A公司修改外部数据交换标准。
事件2:B公司建议各共建单位就此项目联合办公,获得了各部委的认可并成立了联合办公室。
事件3:在联合办公室召开的某次例会上,某设备集成商提出了由于设备停产,需要进行型号、配置变更的申请,联合办公室要求B公司牵头处理此事。
事件4:该工程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后,招入第三方测评机构开展安全保护等级的测评工作。在测评工作中,该机构发现部分共建部委的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要求进行整改。
【问题1】在事件1中,作为监理,请就A公司是否同意修改外部数据交换标准给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和解决措施。
【问题2】根据事件2:(1)请列举B公司建议共建单位联合办公的理由;(2)请给出这类联合办公机构的一般称谓。
【问题3】根据事件3,如果你是B公司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该如何处理?
【问题4】根据事件4,监理需要在安全整改过程中开展哪些工作?
【问题5】你认为"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问题1】不能。因为既然强调敏感数据无法联网提供,没有必要修改已经批准的外部数据交换标准,只需要对该部委的数据交换方式作适当调整即可。建议的解决措施是:利用光盘或其他保密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问题2】(1)能够加强沟通的效率:能够降低实施成本;能够加快实施进度。
(2)PMO或项目管理办公室。
【问题3】(1)要求该设备集成商提供设备停产的原厂证明文件。
(2)要求A公司分析变更申请的合理性。
(3)可以召集专家进行变更的分析和论证。
(4)联合办公室要求建设单位、总监理单位、总集成单位、设备集成商四方确认变更方案。
(5)跟踪监督变更过程。
(6)组织变更评估工作。
【问题4】(1)督促安全项目承建单位编制整改方案。
(2)审核整改方案。
(3)监督整改过程。
(4)评估整改结果。
【问题5】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应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应用成效明显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解析:
【问题1】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及概算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如果仅因为一个部委的特殊情况就修改外部数据交换标准或者对设计进行修改的话,这会涉及调整概算或者总体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需要重新报发改委进行审批,耗时耗力,因此,不能同意这样的做法。
其实只要针对这个部委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例如,利用光盘或其他保密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去解决即可,整个系统还是应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进行实施。
【问题2】(1)项目涉及与其他10个部委的信息交换共享以及基础设施、设备采购、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安全、标准等建设任务。B公司建议各共建单位就此项目联合办公,并获得了各部委的认可,显然此举可以加强沟通的效率,否则点对点的沟通方式,路径太多,效率太低;既然沟通效率高了,那么自然会节省一定的成本,同时也对进度也有很多益处。
(2)这类联合办公机构的一般称谓是: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ManagementOffice,PMO),
【问题3】本问涉及变更控制的问题,参见教材变更控制章节的内容,变更控制的工作程序是:
●了解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与项目组织者要经常关注与项目有关的主客观因素,就是发现和把握变化,认真分析变化的性质,确定变化的影响,适时地进行变化的描述,监理工程是要对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接受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要求或建议,提交书面工程变更建议书。工程变更建议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变更的原因及依据;变更的内容及范围;变更引起的合同总价增加或减少;变更引起的合同工期提前或缩短;为审查所提交的附件及计算资料等。工程变更建议书应在预计可能变更的时间14天之前提出。在特殊情况下,工程变更可不受时间的限制。
●变更的初审项目监理机构应了解实际情况和收集与项目变更有关的资料,首先明确界定项目变更的目标,再根据收集的变更信息判断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完全无必要的变更,可以驳回此申请,并给出监理意见,对于有必要的变更,可以进一步进行变更分析。评价项目变更合理性应考虑的内容包括:
(1)变更是否会影响工作范围、成本、工作质量和时间进度;
(2)是否会对项目准备选用的设备或消耗的材料产生影响,性能是否有保证,投资的变化有多大;
(3)在信息网络系统或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变更是否会影响到开发系统的适用性和功能,是否影响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4)变更是否会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如果是,那么项目在新的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基础上是否可行;
(5)如何证明项目的变更是合理的,是会产生良性效果的,必要时要有论证。把项目变化融入项目计划中是一个新的项目规划过程,只不过这一规划过程是以原来的项目计划为框架,在考察项目变化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新的计划的对比,监理工程师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目变化对项目预算、进度、资源配置的影响与冲击。把握项目变化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出合理的项目变更。
●确定变更方法
三方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变更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优变更方案,做出项目变更时,力求在尽可能小的变动幅度内对主要因素进行微调。如果它们发生较大的变动,就意味着项目计划的彻底变更,这会使目前的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下达变更通知书并进行变更公布。
下达变更通知书,并把变更实施方案告知有关实施部门和实施人员,为变更实施做好准备。
●监控变更的实施
变更后的内容作为新的计划和方案,可以纳入正常的监理工作范围里,但监理工程师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要密切注意,项目变更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记录这一变化过程,充分掌握信息,及时发现变更引起的超过估计的后果,以便及时控制和处理。
●变更效果评估
在变更实施结束后,要对变更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整个变更控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这个工作程序是必须熟练掌握的,而且要会灵活运用,书上给出的是原则性的工作程序,应当根据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本问中,设备集成商提出了由于设备停产,需要进行型号、配置变更的申请,作为监理工程师,进行变更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确认设备是否停产(对应着变更工作程序的"了解变化"这一步骤),具体的措施是要求供货商提供停产证明,这就是对变更工作流程的灵活运用。
又例如,变更需要得到三方的认可,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变更必须得到与变更相关的各方的认可,本问中就是建设单位、总监理单位、总集成单位、设备集成商四方。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项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去运用这个变更控制程序,对工作程序进行增减后运用到监理工作中。
【问题4】其实可以把整改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变更,因此,可以参照上问有关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变更工作程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就本问来说,既然要整改,作为监理工程师首先应该想到要督促承建单位拿出整改方案,有了整改方案自然就需要审查是否合适,然后就是监督整改过程,最后自然是对整改结果的评估。
【问题5】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主要发展方向或者说典型特征是:
"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全面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责,满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各项政务目标的需要,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
--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符合科学发展的电子政务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应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县级以上政务部门主要业务基本实现电子政务覆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中央和省级超过85%,地市和县区分别平均达到70%、50%以上。
--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应用成效明显。县级以上政府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平均达到70%以上。县级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分别平均达到50%、30%以上。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县级以上政府普遍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共享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平均达到50%以上。
--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应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平均达到85%以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达标率平均达到60%以上。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县级以上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应用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绩。
本题的回答中说出部分内容即可,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对"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