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图1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学中对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它溶剂吗?”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3)针对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包括绘制如图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李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了一条溶解度曲线,它是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 溶解度(g) | ||
A | B | C | |
20 | 20 | 20 | 40 |
40 | 30 | 25 | 30 |
60 | 53.5 | 30 | 20 |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各部分的组成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故王华、李佳的描述是正确的;
(2)碘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形成的也是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在20℃溶解度为20g,40℃溶解度为30g,再结合表格可知只有A符合;
(4)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
如要设计探究的因素为搅拌,方案为: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故答案为:(1)王华、李佳;
(2)碘;酒精;
(3)A;
(4)固体颗粒大小;搅拌或温度等;
搅拌影响: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