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        单位 百万1990国际元

年 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
中 国2286001897402413442399037400483873352
中国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
 

从上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②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

③改革开放前,受“ * * ”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了对经济数据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分析,第①项“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说法正确,1820年占9%到1973年仅占6%,正反映了这一结论;第④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说法正确,1998年我国GDP份额上升到5%,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本题选B项,第②③项错误,材料中仅1913年GDP份额数据没能反映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中仅1973年GDP份额数据,不能够说明“改革开放前,受“ * * ”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论据不够充分。

选择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请写出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