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

B.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C.图③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重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

D.图④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

答案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所以反应过程中要放出能量,即△H<0,故A错误;

B.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正极上通入氧气,负极上通入氢气,根据方程式知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

C.从图象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并且降低非常明显,B的溶解度虽然也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是降低非常小,因此对于A物质和B物质的混合溶液来说,随着温度的降低,A就会大量的析出,所以可以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根据图象知,乙的压强度大于甲,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玉昔帖木儿,世祖时尝宠以不名,赐号月吕鲁那演,犹华言能官也。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器量宏达,莫测其际。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银貂赐之。时重太官内膳之选,特命领其事。侍宴内 殿,玉昔帖木儿起行酒,诏诸王妃皆为答礼。

  至元十二年,拜御史大夫。时江南既定,益封功臣后,遂赐全州清湘县户为分地。其在中台,务振宏纲,弗亲细故。兴利之臣欲援金旧制,并宪司入漕府;当政者又请以郡府之吏,互照宪司检底。玉昔帖木儿曰:“风宪所以戢 * * ,若是,有伤监临之职。”其议乃沮。遇事廷辩,吐辞鲠直,世祖每为之霁威。 

  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东鄙,世祖躬行天讨,命总戎者先之。世祖至半道,玉昔帖木儿已退敌,僵尸覆野,数旬之间,三战三捷,获乃颜以献。诏选乘舆橐驼百蹄劳之。谢曰:“天威所临,犹风偃草,臣何力之有?”世祖还,留玉昔帖木儿剿其余党,乃执其酋金家奴以献,戮其同恶数人于军前。

  明年,乃颜之遗孽哈丹秃鲁干复叛,再命出师,两与之遇,皆败之,追及两河,其众 大衄,遂遁。时已盛冬,声言俟春方进,乃倍道兼行过黑龙江,捣其巢穴,杀戮殆尽。哈丹秃鲁干莫知所终,夷其城,抚其民而还。诏赐内府七宝冠带以旌之。二十九年,知枢密院。特赐步辇入内。位望之崇,廷臣无出其右。

  三十年,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玉昔帖木儿辅行,请授皇孙以储闱旧玺,诏从之。三十一年,世祖崩,皇孙南还。宗室诸王会于上都。定策之际,玉昔帖木儿起谓晋王甘麻剌曰:“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 宗祧不可乏主。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甘麻剌遽曰:“皇帝践祚,愿北面事之。”于是宗亲大臣合辞劝进,玉昔帖木儿复坐,曰:“大事已定,吾死且无憾。”皇孙遂即位。进秩太师,赐以尚方玉带宝服,还镇北边。

  元贞元年冬,议边事入朝,两宫锡宴,如家人礼。十一月,以疾薨。大德五年,追封广平王,谥曰贞宪。(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①中台:官署名称,和下文的“宪司”“风宪”同义,都指御史台。②成宗:指铁穆尔,忽必烈的孙子,后继位,为成宗。下文甘麻剌也是忽必烈的孙子。③储闱:本指太子所居之宫,此代指太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务振宏纲,弗亲细/故:掌故

B.其议乃/沮:停止,终止

C.宗王乃颜叛东/鄙:边境

D.二十九年,枢密院/知:掌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世祖器重玉昔帖木儿的一组是( )

①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  

②诏诸王妃皆为答礼 

③世祖每为之霁威  

④诏选乘舆橐驼百蹄劳之  

⑤特赐步辇入内  

⑥赐以尚方玉带宝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吕鲁那演”是“才能突出的官员”的意思,世祖把它赏赐给玉昔帖木儿,足以看出世祖对玉昔帖木儿的宠爱。玉昔帖木儿也不负世祖厚望,屡立战功。

B.玉昔帖木儿为政勤勉,事无巨细,力求躬亲。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对有些官员提出的把御史台合并到掌管漕运的衙门中去等不合理的要求,他能够据理力争。

C.玉昔帖木儿足智多谋。在讨伐叛乱的哈丹秃鲁干时,故意放出风声说,等明年春天再进兵,实际上却兼程而行,渡过黑龙江,直捣叛军巢穴,平定了叛乱。

D.在铁穆尔继位这件事上,玉昔帖木儿功不可没。他先是请求世祖把太子的印玺授给铁穆尔,之后又在世祖驾崩之后劝说晋王干麻剌拥戴铁穆耳登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银貂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威所临,犹风偃草,臣何力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