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秦汉时期,何人使“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2分)他对儒学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4分)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 * * 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及其目的。(6分)

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4分)   

答案

(16分)

(1)人物:董仲舒。(2分)

贡献:吸收融合了先秦诸家学说,形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分)

(2)态度:否定儒学(孔教),主张以西方民主思想取代之。(2分)

目的:反击尊孔复古逆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

(3)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应取其精华,辩证、全面地对待孔子及孔教。(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