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为探讨反应 A(g) + 2B(g)2C(g) + D(s)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最适宜反应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出下图
图中C%为反应气体混合物中C的体积百分含量(所有实验的反应时间相同)。
⑴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______0(填>、<或=)
⑵点M和点N处平衡常数K的大小是:KM________KN(填“>”、“<”或“=”)
⑶工业上进行该反应获得产品C的适宜条件是:温度为_________℃,选择该温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为_________,选择该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试解释图中350℃前C%变化平缓而后急剧增大、500℃以后又缓慢增加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
⑵ =
⑶ 500;低于500℃时,C%值太小,高于500℃时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幅度不明显,但由于升温带来的燃料及设备成本要求会明显增加;101k Pa;随着压强的增大,C%的增大幅度并不明显,而由于压强增大而带来的动力,设备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故选择常压
⑷ 该反应需要在特定的催化剂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而该催化剂只有在350℃以上才能体现催化活性并在500℃左右时催化效果最好,500℃以上的变化为温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