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初唐的社会状况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积科举制,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二:大和的社会状况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请你先仔细阅读对比关于7世纪40年代唐朝与大和的社会状况。假设你是日本在7世纪上半期的从中国归来的遣唐使,面对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你如何上书天皇,力劝他进行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和可否仿唐改革变制—上书天皇
天皇陛下:
臣乃大和民族一归国遣唐使。归国后看到大和民族的现状,想想西去大唐所见所闻,臣感慨颇深。大和民族当前是权臣当道(指苏我人鹿等人)。奴隶主贵族们利用手中之土地对广大人民压迫至深,人民怨声载道,久而久之,恐怕会迁怒于天皇陛下,对您的权位甚是不利,大唐皇帝曾有句名言,臣感其意义深远,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在大唐,看到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大显皇帝神威,且皇帝重用贤能之士,他们廉洁奉公,敢于直言,使得大唐政治稳定,皇权巩固。经济上,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向农民收取赋税,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使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政府实行轻徭薄赋,使得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大唐有“贞观之治”之说。通过以上对比,臣有如下建议:
第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第二,经济上把一些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第三,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
如果大和民族能进行如此改革,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像大唐一样: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甚至会超过今日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