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建设单位甲以招标的方式委托监理公司丙承担某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监理任务,并签订了监理合同。甲又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承建单位乙承担该项目的建设任务,并签订了实施合同。项目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丙对该项目的监理工作非常重视,特指派公司的副经理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部门人员主持编制该项目的监理规划,参加编写的人员将计算机中已有的其他项目的监理规划与投标时的监理大纲稍做修改作为该项目的监理规划,公司经理审核并签字后报送到甲。
事件2:项目原实施计划如下图所示,该工程总工期为1年,在工程按计划进行14周后(己完成A工作施工),甲向乙提出增加一项新的工作内容K,该项工作要求在C工作结束以后开始,并在D工作开始前完成,以保证D工作在B和K工作完成后开始实施,根据由乙提出并经监理工程师研究认可的K工作计划,该项工作的实施时间需要9周。
事件3:按照原实施计划,C、G两项工作均使用同一台测试设备先后进行测试,而新增加的工作K仍拟用该测试设备做测试。现乙提出,由于增加K工作后,使租用的测试设备增加了闲置时间,要求补偿设备闲置费用(按每台测试设备闲置一周7000元计)。
【问题1】针对事件1,指出监理公司丙编制监理规划工作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题2】针对事件2,请回答:
(1)给出原实施计划的关键路径,并计算出实施工期。
(2)请指出增加一项新工作K后的关键路径,并计算此时的工期。
(3)实施新计划后项目工期可延长多少周?
【问题3】针对事件3,请问监理工程师是否应同意乙提出的补偿要求?如果补偿,应补偿费用多少元?如果不补偿,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问题1】(1)不应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部门人员主持编制该项目的监理规划;应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
(2)监理规划不应由公司经理进行审核和签字;应由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和签字。
(3)不应将计算机中已有的其他项目的监理规划与投标时的监理大纲稍做修改作为该项目的监理规划;应根据合同,针对工程的特点和规模编写监理大纲。
【问题2】(1)原实施计划关键线路为A→C→E→H→J,工期为52周。
(2)增加新工作K后,网络计划如下图,关键线路变为A→C→K→D→F→H→J,工期为63周。
(3)63-52=11,故监理工程师应给予乙工期延长11周。
【问题3】监理工程师应同意补偿,因为原计划C工序完后可进行G工序实施,无设备闲置时间,增加K工序后机械闲置时间为4周,应补偿28000元。
解析:
【问题1】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三者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性,都是由监理单位对特定的监理项目而编制的监理工作计划性文件,且编制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编制的文件格式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三者的作用不同、编制对象不同、编制负责人不同、编制时间不同、编制的目的不同等,在编制内容侧重点、深度、广度和细度诸方面上都有着显著区别。
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三者比较的主要区别请见下表。
监理规划应该由谁组织编制、由谁审核可以从表中得出,而在本题描述的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部门人员主持编制该项目的监理规划、公司经理审核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另外,应该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编写本项目的监理规划,而不是拿其他项目监理规划修改而成。
【问题2】本题问了三个问题,而不是直接问实施新计划后项目工期可延长多少周就是为了降低答题难度,引导考生一步步的解答。只要将计划变化前后的关键路径求出来就可以得出应该增加的工期时间。
【问题3】在问题2求解的基础上,解答问题3就相对容易了,这里的关键是要考虑清楚(参见下图),在没有K工作的时候,工作C需要18天,而工作B\D加起来才11天,因此D工作完成后,G工作不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工作,而是等C工作完成后才开始工作,这样可以共享同一台测试设备,中间没有空闲时间。增加了K工作以后,由于新增加的工作K仍拟用该测试设备做测试,费用将会算在新增工作的费用中(搞清楚这点很重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D工作必须在K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因此测试设备的空闲时间就是D工作的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