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群处于能级n=4的氢原子跃迁后可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2)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能级n=4跃迁到能级n=2时辐射出的光子的最大频率有多大?

(3)设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动能为Ek1;处于第n能级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n,动能为Ekn,已知rnn2r1。试用库仑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证明:Ekn

答案

解:(1)最多可能辐射出C42=6种频率的光子

(2)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从能级n=4跃迁到能级n=2,辐射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值为△EmaxE4E2=2.55 eV

所以辐射的光子中最大频率为υmax=6.15×1014 Hz

(3)电子在轨道上受库仑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电子的动能:

又已知:rnn2r1

,即Ekn

单项选择题

  光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当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希望光波进一步为人类服务时,我们发现普通的光有一些本质的缺点:光的颜色(或波长)不单一,方向不单一,相位不一致。普通光的这种缺点,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是自发发射光,不受控制的光。但是,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已经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过一种崭新的既念: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可以在光波的作用(控制)下产生一种称为受激(控)发射光的过程。这就暗示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过受激发射的形式对光波进行放大的可能性。后来理论物理学家又证明:受激发射光波和激励(控制)光波具有相同的方向、波长、相位和偏振。这就为实现激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还没提出这种实际需求,所以激光也不可能超越时代而凭空地被发明出来。到本世纪50年代,光学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迫切提出了需要一种能像无线电波振荡器一样地产生可被控制的光波振荡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激光器。这时,一批目光敏锐、敢于创新的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利用原子、分子的受激辐射放大光波,并在一种开放式光波谐振腔中产生光波振荡的崭新科学思想,并于 1954年制成微波受激辐射振荡器,继而在1960年制成利用红宝石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至此,30多年前爱因斯坦的科学概念得到了实际应用。实验观察到的激光特性完全符合理论预言:具有相同波长、相同方向、相位一致和相同偏振。不仅如此,由于上述特征的综合,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极高的激光功率密度,以及采用专门技术获得超短激光脉冲等。

从激光原理的提出到激光器的发明,时间先后总共有()。

A.44年

B.30年

C.38年

D.50多年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