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西方不仅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塑造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交往方式,在推进人类迈向工业文明、实现世界现代化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自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逐渐取得了对非西方世界在力量、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全面优势。
——金灿荣《告别西方中心主义》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巨头在前苏联的雅尔塔举行决定世界形势的最高级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其间斯大林与罗斯福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判。美国希望前苏联早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减少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作为交换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把中国新疆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租借中国旅顺港;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外蒙古独立。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 由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各国开始兴起对“中国模式”的赞赏。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有众多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了诸如“两国集团”、“中美国(chimerica)”、“中美共治”等理念和主张。对此,中国政府有着清晰的认知。温 * * * * 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就明确表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多角度分析“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的原因。(6分)
(22分)
(1)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2分)
②政治上,英、法、美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2分)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西方思想的解放;(2分)
④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为西方发展注入了动力。(2分)
(2)变化: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2分)
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分)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③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分)
(3)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第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