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题

如图所示,AB是圆O的一条直径,OC为圆的半径,∠AOC=90°,圆O所在平面有一匀强电场.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以相同的初动能Eko在该平面内沿不同方向从A点出发,能够经过圆周上其他一些点,其中经过B点的粒子的动能为1.5Eko,经过C点的粒子的动能为2Eko.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C点的粒子的动能一定比经过圆周上其他点的粒子的动能大

B.C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高

C.如负电荷从B运动到C电势能一定增加

D.改变粒子在A点的速度方向,总能使圆周上任何位置都有粒子达到

答案

A、根据题意可知UAC=2UAB,所以过AC中点和B点的连线为等势线,根据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得出电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动能最大的点应该是和电场线垂直(等势线)并和圆相切的点D,故A错误;

B、根据经过B、C点的动能关系可知这三点的电势关系为:φA>φB>φC,故B错误;

C、由于φB>φC,所以负电荷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C正确;

D、只要改变过A点速度方向,可以使粒子到达圆周上任意一点,故D正确.

故选CD.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 * * 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房德邻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分别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一所强调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应该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你从上述观点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