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翻译题

完成句子

1.________people including the old and the young were buried under the ruins of the buildings after the

earthquake.(thousand)

地震过后,数以万计的人,包括年老的和年少的都被埋在了建筑物的废墟里.

2.All the students________hearing the news that Bill devoted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shock)

所有的学生听到比尔把他全部的钱捐献给慈善机构的这一消息时都震惊了.

3.________,he will not forget the terrible experience. (everywhere)

无论他去哪儿,他都永远不会忘记那次可怕的经历.

4.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________these events,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think)

但是城市里的一百万人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在那天晚上仍像往常一样熟睡.

5.The frightened boy________is looking for her now.(whose)

那个母亲在地震中丧生的吓坏了的男孩现在正在寻找他的母亲.

6.We don't know the number of people________in the disaster.(lose)

我们不知道在灾难中丧失家园的人的数量.

7.________he had been told about it.(seem)

看起来好像他已经被告知了那件事.

8.She went into her room,________and cried.(bury)

她双手蒙着脸并且哭着进入了房间.

9.Today,we'll discuss________cases where beginners of English fail to use the language properly.

(number)

今天我们将讨论大量的英语初学者不能正确的运用英语的例子.

10.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udents________a doctor in the future.(want)

他是唯一一个将来想成为医生的学生.

答案

1.Tens of thousands of

2.were shocked at

3.Everywhere he goes

4.who thought little/nothing of

5.Whose mother died in the earthquake

6.who lost their homes

7.It seemed as if/though

8.buried her face in her hands

9.a great number of

10.who wants to become/be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又何尝不显现出精神的分野。
就拿做诗来说,同为咏“寒食”,苏东坡诗云:“梨花淡白柳叶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贾似道诗云:“寒食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人生有酒须当醉,青冢儿孙几个知”
苏诗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叹,贾诗吐露的则是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真情。贾诗不为不工,然而精神自贱,格调安得不卑
真正的精神重于九鼎,清于漱玉。在革命者的身上,躯壳可以委沟壑,精神却长留天地。读林觉民烈士《与妻书》,至今犹觉字字沉雄,句句殷红。
①他爱他的妻,然而“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舍家赴难的烈士当然也有个人的得失,但不忘“以天下人为念”,使“有无”、“得失”的价值观发生了逆转,其境界之高,难与俗人道也。
②方志敏在《清贫》中写了被俘的情景,敌士兵用手榴弹威胁他拿出钱来: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③但是方志敏却使他们失望了。他说到自己的“财产”,几套旧褂裤,几双线袜,且已交与妻子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对此,他不无骄傲地“自嘲”,“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今天,江山已改,远非“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可比,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人的精神仍然面临着新的考验。有人把 * * 主义精神当作束缚自我的锁链,或者把利己主义的招牌公然挂在门楣上,或者偷偷地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任灵魂锈蚀、腐烂。
这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在节选时略有改动。节选的这一段文字,重点谈的是人的“精神”问题,革命者的“精神”重于九鼎,长留天地;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人的“精神”都面临着考验。
对文中提到的诗文及作者,在此作些简要的介绍。
《正气歌》:五言古诗,南宋文天祥作于至元十八年(1281),当时文天样被囚于元大都(今北京),幽暗潮湿的土室已两年,经受了严酷的牢狱生活的考验,也拒绝了元人多方的劝降,他认为支撑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就是纵贯中华历史的浩然正气,于是写作了《正气歌》,诗中的“正气”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中 * * 崇尚气节操守传统的集中体现。
“寒食”:中国传统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一或二日。传说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出亡归国后,隐于山中,重耳欲逼他出山,下令烧山,之推抱树而死,重耳为悼念之推,于是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习,称为寒食。
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为其号,四川眉山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父苏洵、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台州人,因其姐为贵妃,故宫至左丞相,南宋时有名之 * * 相。
林觉民(1886—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又称《绝笔书》,系林觉民烈士于起义前三天写给其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中充满了牺牲一己,为争取全国同胞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方志敏(1900—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3年加人中 * * 党,1935年1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7月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

A.选择关系

B.转折关系

C.因果关系

D.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