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患者男性,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伴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全身无力,双下肢行走困难,双眼疼痛、畏光,故来医院就诊。查体:T39℃,眼结膜充血,分泌物不明显,肝脏肋下lcm,压痛不明显,腓肠肌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达1.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28,血沉:45mm/小时。

发生郝氏反应,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加大用抗生素

B.换用其他抗生素

C.停用抗生素观察

D.氢化考的松静点

E.立即注射升压药

答案

参考答案:E

材料分析题

材料阅读:

2010年11月,某校高三(6)班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同学们从报纸上获悉: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从开始到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针锋相对,壁垒分明。发展中国家普遍主张,当前气候变化谈判必须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必须坚持“双轨制”;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发达国家却无视历史责任,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竞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还要求其减排行动接受国际监督。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早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政府就提出2010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终难以达成—致意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