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 g ,跟含溶质0.4mol 的盐酸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已知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NaHCO3+HCl→NaCl+CO2↑+H2O )

(1)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各多少克?

(3)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答案

(1)Na2CO3+2HCl→2NaCl+CO2↑+H2O

(2)10.6克;16.8克

(3)6.72升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 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盂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痰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何其不而为夷也——胥:都,全。

B.戎狄是——膺:胸。

C.庙焉而人鬼——飨:享用祭品。

D.非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向:从前,往昔。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夷狄之有君”的“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A.孔子之作《春秋》也

B.行而宜之

C.由是而之焉

D.以之为己

(3)以下叙述与作者所主张的“道”相悖的一项是(     )

A.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B.“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C.“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D.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4)下列关于选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的中心意思是要推崇儒家之道,排斥道家佛家。当时从皇帝到百姓崇佛崇道成风,作者写此文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B.选文从《大学》中所提倡的正心、诚意人手,论证了作者所倡导的儒家之道的内容和作用,归根结底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C.选文分别从仁、义、道、德四个方面来定义作者所尊崇的“道”。作者认为这种“道”从尧至孟子代代相传,孟子死后便失传了。

D.作者所提倡的“道”的基础是礼,其作用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当与平衡。作者认为,以礼来治理天下国家,不会有处理不当的地方。

(5)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