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天理流行,处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遂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⑵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⑶材料三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6分)

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

答案

⑴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⑵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分)

⑶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学校。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6分)

⑷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并焕发新的生机。(4分)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演变发展过程。第(1)问考查儒学的社会价值。根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理学主要新在何处。根据所学知识,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第(3)问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经济根源主要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第(3)问考查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根据材料材料一二三分别讲述了西汉、宋、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要求概况发展演变过程,主要回答它的历史阶段特征。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