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运用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在反应:2SO2(g)+O2(g)2SO3(g)的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①2SO2(g)+O2(g)2SO3(g)的△H        0(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时,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当温度为T1,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        V(填“>”、“<”或“=”)。

(2)①下图是一定条件下,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生成1mol NH3的能量变化图,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H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

②25°C时,将a mol • L1的氨水与b mol •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c (NH4+)         c(Cl),a        b(填“>”、“<”或“=”);

(3)海水中含有大量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氯、碘元素。已知:250C时,Ksp(AgCl)=1.6×1010mol2•L2、Ksp(AgI)=1.5×1016mol2•L2

在 250C时,向 10mL0.002mol•L1的 NaCl溶液中滴入 10mL0.002mol•L1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所得浊液中继续滴人0.1mol •L1的NaI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其原因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①<   向左      ②>

(2)①N2(g)+3H2(g) 2NH3(g) △H=-2(Q2-Q1)KJ·mol-1

(或1/2N2(g)+3/2H2(g) NH3(g) △H=-(Q2-Q1)KJ·mol-1

②=      >

(3)KSP(AgCl)>KSP(AgI)          AgCl+I-=AgI+Cl-

题目分析:(1)①读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SO3的百分含量减小,前者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后者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H<0的放热反应;恒温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必须增大容器的体积、减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就是减 * * 衡体系的压强,由于正反应是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减小压强使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左或逆反应方向移动;②SO3的百分含量:D<A,说明D为T1时的不平衡状态,反应应该向SO3的百分含量增大或正反应的方向进行,所以v>v;(2)①读图可知,生成1molNH3(g)时放出的热量为(Q2—Q1)kJ,则1/2N2(g)+3/2H2(g)NH3(g)  △H =—(Q2—Q1)kJ•moll,若系数加倍,则N2(g)+3H2(g)2NH3(g)  △H =—2(Q2—Q1)kJ•moll;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H+)+c(NH4+)=c(Cl)+c(OH),由于25℃时溶液的pH=7,则c(H+)= c(OH),因此溶液中c(NH4+)=c(Cl);由于NH3•H2O+HCl=NH4Cl+H2O,假设a=b,酸碱完全中和后得到的NH4Cl是强酸弱碱盐,所得溶液显弱酸性,pH<7,因此盐酸一定要不足,氨水一定要适当过量,所以a>b;(3)由于NaCl=Na++Cl,则c(Cl)=0.002mol•L―1,由于AgNO3=Ag++NO3,则c(Ag+)=0.002mol•L―1;等体积混合后,c(Cl)=0.001mol•L―1、c(Ag+)=0.001mol•L―1;由于AgCl(s)Ag++Cl,则Qc(AgCl)=10―3 mol•L―1×10―3 mol•L―1=10―6 mol2•L2> Ksp(AgCl),故有白色沉淀生成;由于Ksp(AgCl)> Ksp(AgI),根据沉淀转化的规律可知,白色沉淀容易转化为黄色沉淀,即AgCl(s)+IAgI(s)+C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l)/c(I)="[" c(Ag+)•c(Cl)]/[ c(Ag+)•c(I)]=Ksp(AgCl)/Ksp(AgI)= 1.6×1010/1.5×1016=1.07×106>105,因此正反应几乎进行到底,则该反应为AgCl(s)+I=AgI(s)+Cl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