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广州12·15建业大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建业大厦位于广州越秀区起义路217号,高25层。自2009年开始,建业大厦在未经过规划验收、消防验收及未经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出租经营。2010年10月,部分业主联名投诉建业大厦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建业大厦曾于2011年1月被查封。

这栋楼是一座将近20年的烂尾楼,在2013年7月才完成了外立面的装修,虽然外立面已经装上了玻璃幕墙,远看这栋楼与正常使用的楼没有区别,但是大楼内部还没有装修,很多管线都裸露在外面。

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起火灾的处置情况

2013年12月15日18时37分许,越秀区建业大厦发生火灾。由于火势很大,而且大部分着火楼层都在10层以上,给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广州消防部门接警后一共出动了27个中队,58台消防车,约350人在现场处置。2013年12月16日晨,大火基本被扑灭。

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20多层的楼体被烧通透,幕墙的玻璃全部爆裂,框架也烧得支离破碎。不少租户在楼内仓库存放的货物被烧,血本无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66万元。

四、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直接原因

经过首层邓某租用仓库的建业大厦首层总电源线短路引燃可燃物所致。因该大厦消防设施等整体工程未完工、火灾荷载大等原因,导致了火灾蔓延迅速,扑救时间长。

(二)间接原因

建业大厦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存在违法经营行为,大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安装布设电气设备及线路,火灾隐患长期大量存在;监管职责不到位。

(三)主要教训

建业大厦在未经过规划验收、消防验收及未经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出租经营。致使其在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等诸多方面存在隐患,以至于在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不够,短时间内20多层的主体建筑就被烧通透,幕墙的玻璃全部爆裂,框架也烧得支离破碎,给火灾扑救带来了难度,加大了直接财产损失。

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广州市公安消防局通报称,广州市政府同意对该起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较大消防安全责任事故。其中,广州市“12·15”较大火灾事故监管责任调查处理意见已经省纪委、监察厅和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部门审核。

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

(一)建筑防火措施不到位

1.建业大厦在未经过规划验收、消防验收及未经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出租经营,致使建筑本身存在安全设计缺陷和隐患。

2.在设计装修时,未按规定设置防火分区。该大楼曾长时间的处于“烂尾楼”状态,虽然外立面已经装上了玻璃幕墙,但是大楼内部还没有装修,很多管线都裸露在外面。未采取任何防火分隔措施,导致火灾发生后蔓延迅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在装修改造过程中未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建业大厦在装修时未按当时的消防标准设计建筑的耐火等级,设置防火分区、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

2.建业大厦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私自改动大厦格局和使用功能,部分以仓库形式对外出租。

3.建业大厦负责人只注重经济效益,轻视消防安全。消防设施和临电改造不到位,消防监督部门多次检查,提出众多问题,但建业大厦却以种种理由推脱,以致越秀区几次对建业大厦提出的整改要求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至起火时因为大厦消防系统还未通电,起火时喷淋设备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填空题

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 O2(g)="2NO(g)" △H=+180.5 kJ/mol  

2C(s)+ O2(g)="2CO(g)" △H="-221.0" kJ/mol

C(s)+ O2(g)=CO2(g) △H="-393.5" 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 △H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只写出计算结果)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通过综合分析以上信息,至少可以说明     (填字母)。

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

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较小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E.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