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5年中 * * 在一份历史决议中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 * * 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1993年起,联共(布) * * 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系统档案陆续开放,并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99年,“陈独秀与 * *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经过中 * * 书记处审批的《中 * * 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 * * 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 * * 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

——摘编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等

材料二 三部党史著作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提到“陈独秀”的次数及其评价数据统计

著作名总次数肯定否定中性出版信息
《中 * * 党的三十年》1511221951年出版,胡乔木(时任中 * * 宣传部副部长)编写。
《中 * * 党历史》上卷55629201991年出版,中 * * 党史研究室编写。
《中 * * 党历史》第一卷上册1305020602002年出版,中 * * 党史研究室编写。
——宣春波 姚金果《统计数据看新中国成立后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研究之进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陈独秀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党史对陈独秀的评价由否定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肯定和中性评价为主;对陈独秀错误的定性由“右倾投降主义”转变为“右倾机会主义”;陈独秀独自承担大革命失败之责转变为 * * 国际和陈独秀都负有责任。(9分)

(2)时代变化;史料发掘;学界研究;思想解放;尊重历史等。(6分)

题目分析:

(1)分析材料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 * * 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导致大革命失败,对陈独秀的评价以否定评价为主;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中 * * 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 * * 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 * * 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陈独秀的评价转变为以肯定和中性评价为主。

(2)由于时代的变化、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史学界的研究、中国人们思想的解放、尊重历史等因素,导致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