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仁”被历代儒学家继承和发展,BC     D属于宋明理学的新内容,“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观点,“理”、“格物致知”是朱熹等人的观点,因此可排除。

点评:注意注意儒家的发展演变和不同代表人物的具体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                                 ②性本善    
荀子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君权)                                                      

三纲五常 (道德)

宋明理学二程

颢颐

①万物本原是天理

②“父子君臣”、“人伦”即天理

③格物致知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①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心本原,心即理,万物在心中 ②内心反省得理
王阳明①心外无物无理,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

儒学思想

李贽

《焚书》

《藏书》

否定孔、儒权威, 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个性自由,私欲自然,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

以百姓忧乐判断治乱,

主张“天下之法”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②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

王夫之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唯物论)

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认识论)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

 

问答题

  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今年5月1日通车,学校电脑兴趣小组拟制作一个宣传网页。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帮助他们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文字。

  材料1:杭州湾跨海大桥集交通、观光于一体。它被起嘉兴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采用西湖苏堤的形态,“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整座桥形体优美,色彩艳丽,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如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或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等。这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值得全中国人民骄傲。跨海大桥的建成,为杭州湾乃至长三角经济的再次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2:浙江在线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自5月1日通车以来,各地车辆蜂拥而上,无视“桥上严禁停车观光”的规定,纷纷停车观光,给美丽大大桥带来安全隐患。五一期间,交警部门共开出俩300余张交通违法处理通知书。

(1)请你仿照下面网页上的栏目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的名称。

(栏目)  桥之“行”、 “游”、“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下面网页上的导语示例,再撰写一个相应的导语。

(导语) 观赏大桥美景, 采访建桥功臣;体验两地风情; 历数英雄事迹; 彩虹飞架天桥, 巨龙腾飞海湾; 创造世界奇迹, 描绘人间彩虹; 天堑变成通途, 风景这边独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材料2,在网页上设计一条温馨的提示语。(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