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化学反应原理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有重要意义

I、下 * * 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
973 K1173 K
①Fe(s)+CO2(g)FeO(s)+CO(g)K11.472.15
②Fe(s)+H2O(g)FeO(s)+H2(g)K22.381.67
③CO(g) +H2O(g)CO2(g) +H2(g)K3
 

请回答:

(1)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 * * 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若反应③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__________________; t8时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t4时降压, 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II、(5)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装置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为                        

(6)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如图所示,其中的燃料电池采用KOH溶液作电解液。

如果某段时间内,氢氧储罐中共收集到33.6L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该段时间内水电解系统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

(1)吸热

(2)

(3)CE

(4)①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增大H2的浓度);使用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5)2CO2+4e-+2H2O═2CO+4OH-(或CO2+2e-+H2O═CO+2OH-)(6)2mol

题目分析:(1)在反应①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吸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②并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到反应③,所以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K3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1逐渐增大,而K2逐渐减小,所以K3逐渐减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反应③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由于正方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可以升高温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而压强和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故答案选CE。

(4)①根据图像可知,t2时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方应是体积不变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增大H2的浓度)。t8时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但平衡不移动,由于正方应是体积不变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②若t4时降压,反应速率均减小,但平衡不移动。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此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为

(5)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阴极是C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CO,电极反应式为CO2+2e-+H2O═CO+2OH-

(6)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氢氧储罐中共收集到33.6L气体应该是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其中氧气是11.2L,氢气是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转移2mol电子。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女性,50岁。下腹疼痛伴高热8天。8天前深夜,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部坠痛,腹泻水样便,高热39~40℃,到当地胸科医院就诊,以"肠炎"收入院,给予抗生素治疗5天,住院期间有咳嗽、发热、时伴胸闷。3天前转至当地县医院抗生素治疗3天,有效但午后仍有发热。20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13岁初潮,既往月经规律,6/28~30天,近2年月经半年一次,LMP7个月前,无痛经,量中。25岁结婚,G2P2A0L2,初产年龄27岁,末产年龄28岁。否认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史。大、小便通畅。

生命体征:T36℃,P82次/分,R20次/分,BP117/80mmHg。心脏检查(-),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无痰鸣音。腹部软,下腹部轻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陈旧Ⅱ度裂伤, * * 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平位,正常大,附件左(-),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不规则包块,直径约10cm,轻压痛,后穹隆处不规则结节,质软。辅助检查:B超(入院时)示:绝经后子宫;右附件区囊实性肿块10.7cm×6.7cm;腹水,最深约3.0cm。皿常规:WBC8.61×10g/L,RBC3.88×1012g/L,Hb111g/L,淋巴细胞百分比8.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45×109g/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尿常规:白细胞(++),蛋白(++),酮体(+),尿胆原(+),胆红素(+),潜血(++)。肿瘤标志物:CA125176.90mU/ml,CA199616.60mU/ml。肝肾功:ALT99U/L,AST80U/L,γ-GT34IU/L,ALP368U/L,ADA31.00U/L。凝血五项正常,纤维蛋白原5.27g/L。大便常规:(-),病毒系列:(-)。宫颈TCT:轻度炎症,未见癌细胞。依据上述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可能的临床诊断有()。

A.肺炎

B.阑尾穿孔

C.肾盂肾炎

D.右卵巢肿瘤并感染

E.右卵巢肿瘤并破裂

F.右卵巢脓肿

G.急性肠炎、膀胱炎

H.子宫腔积脓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