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4分)用氮化硅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在温度T0下的2 L密闭容器中,加入0.30 mol SiC14, 0.20 mol N2. 0.36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

(1) SiCl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2)平衡后,若改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可自发进行

B.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表明上述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按3:2:6的物质的量比增加反应物,SiC14(g)的转化率降低(3)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其他条件相同时,在___(填"T1”、“T2”.,“T3”)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长:

假设温度为T1时向该反应容器中同时加入。(SiC14) =0.3 mol/L,c(H2) =0.3 mol/L,,c(N2) =

x mol/L, c (HCl) =0.3 mol/L和足量Si3N4 (s),若要使平衡建立的过程中HCl浓度减小,x的取值

范围为___

(4)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

(5)工业上制备SiCl4的反应过程如下:

写出二氧化硅、焦炭与Cl 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气态SiC14和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4分)

(1)0.015mol/(L•min)(2分) (2)AB(2分)

(3)T3(2分)  0 ≤ x < 0.15(3分) (4)24.22%(2分)

(5)SiO2(s)+2C(s)+2Cl2(g)=SiCl4(g)+2CO(g) ∆H=(a+b-c)kJ•mol‾1(3分)

题目分析:(1)反应生成的n(Si3N4)=2.8g÷140g/mol=0.02mol,则反应的SiCl4为:n(SiCl4)=3n(Si3N4)=3×0.02mol=0.06mol,则v(Si3N4)=0.06mol÷2L÷2min=0.015mol/(L•min)。

(2)正反应方向,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气体的质量减小,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因为该反应∆H <0,∆S>0,所以∆H‾—T∆S恒小于0,在任何温度下可自发进行,正确;B、因为Si3N4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相等,所以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表明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因为Si3N4为固体,所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的物质的量,对平衡无影响,错误;D、按3:2:6的物质的量比增加反应物,H2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SiC14(g)的转化率增大,错误。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所以T3温度最低,反应速率最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长;当反应恰好达到平衡时,根据平衡常数可得:0.312÷(0.33×0.36×x2)=1.2,解得x=0.15mol,要使平衡建立的过程中HCl浓度减小,反应向左进行,所以0 ≤ x < 0.15

(4)根据化学方程式,原子的利用率=140÷(140+12×36.5)×100%=24.22%

(5)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SiO2(s)+2C(s)+2Cl2(g)=SiCl4(g)+2CO(g),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求算焓变,该反应可由已知的3个反应经① + ②—③求得,所以∆H=(a+b-c)kJ•mol‾1,进而可写成化学方程式。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3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唯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1998年,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唯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英国哲学重功利、重经验知识,德国哲学重思辨、重形而上学,这里面已显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取向。他对德国哲学经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都读了。《辩证理性批判》那么难懂的书,他花几年的时间读了四遍,终于读懂了。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许多评论者把眼光集中于此,实在是舍本求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时宇宙人生作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不但哲学家如此,诗人也如此。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成文人,便无足观”,是中国人的金科玉律。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国文化传统中“轻精神价值”严重弱点的一项是(    )。   

A.北大历史上为正宗的北大传统正名的往事没有人提起。   

B.张之洞拟定的章程,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C.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D.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王国维“重视精神价值”的依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      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  

B.王国维对1903年清政府批准的轻精神价值的京师大学堂办学指导方针《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C.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中国最缺少的属于纯粹的哲学的西方哲学      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D.王国维认为,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作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      魂中的困惑。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而      王国维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B.王国维认为,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这又是中国最缺少的,因此最需要从西方      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C.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而是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      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   

D.王国维认为,纯粹的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而精神      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