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的P点静止下落.在P点正下方距离h处有一弹性绝缘挡板S(挡板不影响匀强电场的分布),小球每次与挡板S相碰后电荷量均减少到碰前的k倍(k<1),而碰撞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损失.

(1)设匀强电场中,挡板S处电势φS=0,则电场中P点的电势φP为多少?下落前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EP为多少?

(2)小球从P点出发后到第一次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了多少功?

(3)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距离挡板的最大距离l.

答案

(1)SP之间的电压为:U=Eh

因为φS=0,

φP=Eh

所以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EP=qEh

(2)设第一次与档板碰撞后能达到的高度为h1,由能量守恒得:

mgh+qEh=(mg+kqE)h1

从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最高点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W=qEh-kqEh1

解得:W=

mgqEh(1-k)
mg+kqE

(3)小球与挡板碰撞后小球所带电量逐渐减小,最终电量将减小为零,整个过程中能量始终守恒,由能量守恒得:

mgh+qEh=mgl

解得:l=

mg+qE
mg
h

答:(1)设匀强电场中,挡板S处电势φS=0,则电场中P点的电势φP为Eh,下落前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EP为qEh;

(2)小球从P点出发后到第一次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mgqEh(1-k)
mg+kqE

(3)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距离挡板的最大距离l为

mg+qE
mg
h.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人爱吃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更是名噪国内外。但吃完大闸蟹,看到满桌狼藉的蟹骸,你可曾想过它的用途,可曾想过变废为宝
其实,蟹壳中还有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即甲壳素。甲壳素又名蟹壳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是一种维持和保护甲壳动物和微生物躯体的线性氨基多糖,广泛存在于节足动物类的翅膀或外壳中。壳聚糖又称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壳素,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化变成的分子量为12万~59万的生物大分子。从勃拉康于1811年描述甲壳素至今,甲壳素和壳聚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也许你没有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壳聚糖的身影。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将其添加到固液食品中,既会对汁液有一定的澄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又由于壳聚糖只能溶解在弱酸中,因此特别适合酸性或低酸性的食品保鲜,如常添加于腌制食品中或用于海产、水果和保鲜。
用壳聚糖做原材料,让其溶液在聚乙烯膜上蒸发,进而在一个钢膜中加压即可形成软性接触眼镜,即隐形眼镜。壳聚糖作为原材料制备的隐形眼镜,其优异的透氧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为发炎或受伤的眼睛的辅助治疗提供了美好前景。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一般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在体内不积蓄。用甲壳素、壳聚糖等原料制成的人工皮肤吸水性、透气性、组织相容性良好。若与乙酸合用,还有镇痛、抗感染等功效。
用甲壳素制成的吸收型外科手术缝合线力学性能良好,组织反应好,柔软性好,易打结,具有创伤治愈效果,伤口修复快,创口平整漂亮。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甲壳素缝线在体内的抗张强度逐渐下降,并在溶菌酶作用下首先分解成低聚糖,然后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一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以糖蛋白的形式为人体吸收利用。
(选自奚同庚主编的《原来如此·无所不在的材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关于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甲壳素缝线变化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抗张强度逐渐下降

B.溶菌作用下分解成低聚糖

C.化学反应后最终得到多样产物

D.所有的生成物质都将被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