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招 牌

〖英〗哈里特·思勒

帕帕·敦特一向非常喜欢花,他经营花店已经很多年了,花店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他工作非常勤奋,并且生活得也很美满,他甚至有足够的钱供他的儿子约翰上大学。

约翰也象他父亲一样喜欢花。虽然他想上大学,但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帮助父亲经营这个花店。

花店位于十字路口。尽管花店没有挂招牌,但由于帕帕·敦特多年的苦心经营,城里的人们谁都知道这儿出售的鲜花是全城最美的。

花店第一次开业时,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

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

第一个来到花店的顾客对帕帕·敦特说:“我很喜欢你的花店,可不喜欢你的招牌。美丽、鲜艳的花,难道你就不可以卖别的种类的花吗?你为什么不把‘美丽鲜艳’删掉呢?”

帕帕·敦特欣然同意,认为这样很好,于是把招牌改为:

本店出售花

第二天,又一个顾客来到花店,他认为这个新开业的花店很使他称心如意,但他也不喜欢花店的招牌。他说:“假如你不在这儿卖花,又在哪里卖呢?帕帕·敦特,你应该把招牌上的 ‘本店’两字去掉,这样多简单明了。”

于是,帕帕·敦特又把招牌改为:

卖花

第三天,帕帕·敦特的叔叔来到花店。

“你这个花店很漂亮。”他说,“可是招牌太罗嗦了。‘卖花’,花当然是卖的,但是这样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你为什么不把‘卖’字去掉呢?”

这样,花店的招牌上只剩下一个字:

又过了一天,本城的一个官员也来光临帕帕·敦特的花店。

“我们来到这儿,感到很荣幸。”官员说:“你的花店看起来很整洁,宽敞明亮。你是一个很善于经营花店的人,你的花店位置适中,橱窗布置得幽雅大方;不过,我对於你的招牌有些想法。‘花’,你的橱窗里摆满了美丽的花,那么你的招牌就是摆设了。人们看见这花,就会知道你出售花。所以最好是让你的花自己去说明吧。”

帕帕·敦特听从了官员的忠告,索性摘去了招牌。

路过花店的人们一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的鲜花,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最后,帕帕·敦特的鲜花远近闻名,盛誉不衰,没有人再去别的地方买花了。

这样,许多年过去了。

现在,帕帕·敦特要和儿子一起经营花店,他高兴极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渐渐变得苍老,对经营花店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送走了那些看望约翰的人们,帕帕·敦特问儿子:“约翰,现在,你要为花店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哦,爸爸,我们首先要挂个招牌。在商业化的今天,它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儿子回答。

“挂个招牌,孩子?”

“对。”

“那么,招牌上写什么呢?”

“嗯,让我想想……就写‘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吧……”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老敦特听到顾客提出的建议,马上就付诸实施,说明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老板。

B.本文意在说明招牌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热情、努力地工作,才能获

得成功。

C.做任何事情都要在摸索中才能前进,老敦特的花店走向成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D.老敦特很有生意头脑,经营的花店位置好、花样品种多,加之他服务热情周到,因而把花店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他成功的原因。

E、小敦特在接手花店后,首先就是要挂个招牌,说明小敦特将要违背父亲的经营理念,注

重形式的宣传,而忽略了服务的周到。

小题2:请概括主人公父子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3: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6分)

小题4:结尾处再次提到起初招牌上的话有何用意?(8分)

答案

小题1:B给3分,D给2分,C给1分

小题2:老敦特诚实、谦虚、勤奋、朴实,对于自己心爱的花店兢兢业业,使自己的生意信誉都极好;小敦特热情、有朝气,对于父亲经营花店的做法很欣赏,是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但缺少经验。

小题3:文章的标题是“招牌”,而最终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招牌”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而花店之所以红火了这么久,最关键的“招牌”是敦特父子对花店的热爱与用心。文章将花店的招牌字数一改再改,将招牌表面无用的意思通过他人的劝解一减再减,恰是要让读者明白:表面文章永远是肤浅与形式,关键是要付出真心与实际行动。

小题4:①结尾处小敦特提出了当年父亲最早想出的招牌,寓意就在于说明表面文章是最无用的,小敦特也将会在自己经营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这一点。②暗示小敦特会继续老敦特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法,将花店的好信誉保持下去。(8分)

题目分析:

小题1:A项中“没有主见”不准确,倾听顾客的建议恰恰是老敦特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E项中“小敦特将要违背父亲的经营理念,注重形式的宣传,而忽略了服务的周到”不准确,小敦特很年轻,许多东西他要像父亲一样通过实践才能学到。C项陈述无误,但本文主旨并不在此。

小题2:从老敦特对待别人建议可以看出其谦虚;从花店长时间盛誉不衰可以看出其诚实;从他对花店的经营可以看出其勤奋、朴实等。从小敦特辅助老敦特经营花店可看出其积极上进,从他为店取名可见其经验不足。

小题3:一篇文章的中心在很多地方都会有所体现,首先是标题,本文的“招牌”的深刻含义是:细心经营、诚心待客才是真正的招牌。挂在门上的只是形式,由此可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是:要注内容,轻形式。

小题4:文章结尾的句段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结构方面的作用: 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点评:本题分别从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句段作用四个方面命题,考查的点全面,这几个考查点也是小说阅读中的常考点。个人认为第三小题答案中对“招牌”的解释不到位,应将“细心经营、诚心待客才是真正的招牌”归纳进去。

单项选择题

一新闻记者在报道国内战争时,得到了由于政府不允许向叛兵占据区输送粮食而使难民挨饿的证据。政府检查人员删除了所有记者有关政府在饥饿中所起作用的报道,所以记者的报道没有说明是老百姓还是叛军处于饥饿之中。记者得出结论,发送检查过的稿子是合理可行的,因此记者所工作的通讯社要在报道的前面写上“通过政府检查”的告示。 下面哪一项道德标准如有效,既能支持新闻记者的结论,又能使报道的信息传播受到最少的限制

A.一般来说,报道已知的事实是合乎道理的,但是如果报道已知事实时,忽略与报道事实一致的,且能极大地改变人民对一个或某种情况的印象的已知事实的做法就是不道德的。

B.在战争的情况下,报道已知事实是道德的,而不报道那些能证明一方在战争中是无罪的已知事实的方法是不道德的。

C.在检查制度的形式下,如果代表政府的检查员删除了报道中对政府不利的材料,再做这样的报道就是不道德的。

D.一般来说,报道已知事实是道德的,但是在检查制度的情况下,如果相关事实已经被检查员删除,再做这样的报道就是不道德的。除非接受报道的人被预先通知该报道是检查后的作品。

E.尽管一般来说,报道已知事实是道德的,但是做那些被检查员删除的相关事实的报道就是不道德的。除非报道的接受者被预先通知该报道接受过检查,并且所报道的事实自身不会使人产生误解。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