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OSI/RM中,主要提供差错控制的协议层是(1),负责路由选择的协议层是(2),解释应用数据语义的协议层是(3)。 空白(1)处应选择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OSI/RM的7个协议层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如下:

①物理层:规定了通信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用以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间的连接。

②数据链路层:这一层的功能是建立、维持和释放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链路,这种数据链路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信道。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也有流量控制的问题,数据链路层把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实用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③网络层:这一层键问题是选择路由,另外还要防止网络中出现拥挤或阻塞的问题。

④传输层:这一层在低层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连接在其两端进行流量控制,以免高速主机发送的信息流淹没低速的接收主机。

⑤会话层:会话层支持两个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它们之间的会话管理,并控制两个表示层实体间的数据交换过程。例如分段、同步等。

⑥表示层:其用途是提供一个可供应用层选择的服务的集合,使得应用层可以根据这些服务解释数据的含义。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数据的表现方式,它的语法和语义。

⑦的功能属于通信子网,它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分组,在通信子网的结点之间传送。交换过程中要解决的关应用层:这一层的协议直接为端用户服务,提供分布式处理环境。应用层管理开放系统的互连,包括系统的启动、维持和终止,并保持应用进程间建立连接所需的数据记录。

解答题
问答题

某综合楼防雷接地系统如图5—4所示。。表5-6中数据为计算该防雷接地工程的相关费用。

说明:

(1)图示标高以室外地坪为±0.000计算,不考虑墙厚,也不考虑引下线与避雷网、引下线与断接卡子的连接耗量;

(2)避雷网均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

/③~④部分标高为24m,其余部分标高均为21m;

(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每一处引下线均需焊接2根主筋,每一引下线离地坪1.8m处设一断接卡子;

(4)户外接地母线均采用-40mm×4mm镀锌扁钢,埋深0.7m;

(5)接地极采用L 50mm×50mm×5mm镀锌角钢制作,L=2.5m;

(6)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

(7)图中标高单位以“m”计,其余均为“mm”

表5-6

防雷接地工程相关费用表

序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安装费/元主材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单价/元耗用量
1角钢接地极14.511.8914.3242.401.03
2户外接地母线敷设

-40mm×4mm

m7.140.090.216.301.05
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m1.920.293.34
4避雷网敷设-25mm×4mmm2.150.890.693.901.05
5断接卡子制作安装8.422.200.01
6接地电阻测试系统18.721.4914.52

管理费和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55%和45%计算。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统一编码,见表5-7。 表5-7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统一编码

表C.2.9防雷及接地装置表C.2.11电气调整试验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编码项目名称
030209001接地装置030211006母线
030209002避雷装置030211007避雷器、电容器
030209003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030211008接地装置

问题:

根据图示内容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的规定,计算相关工程量和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将户外接地母线敷设(以断接卡子1.8m处作为接地母线与引下线分界点)、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和避雷网敷设的工程量计算式填入表5-8的相应位置,并填写表5-8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第1~5项。
(1)户外接地母线敷设工程量计算式。
(2)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工程量计算式。
(3)避雷网敷设工程量计算式。
表5-8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工程项目:综合楼防雷接地工程
序号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数最 金额/元
综合单价 合价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