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长为L=1m、质量M=2kg,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3kg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B的左端以速度v0=3m/s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B.若A、B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因数均为μ1=0.2,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求:

(1)A在B上滑动时,A、B的加速度.(g取10m/s2

(2)试分析A能否从B上滑下,若不能求最终A相对大地的运动位移;若能,求A、B停下来时A、B间的距离(不计A从B上滑下因与地面磕碰导致A的速率损失.)

答案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μ2mg=maA

解得:aA=4m/s2

对B,μ2mg-μ1(M+m)g=MaB

解得:aB=1m/s2

(2)设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等,速度为v,

对A:v=v0-aAt,对B:v=aBt,

解得:t=0.6s,

在该时间内,A的位移:

xA=v0t-

1
2
aAt2=1.08m,

B的位移xB=

1
2
aBt2=0.18m,

xA-xB=0.98m<L=1m,则A不能从B上滑下;

AB两者相对 静止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两者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aBt=0.6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m)g=(M+m)a,

它们的共同加速度:a=2m/s2

它们共同的位移s=

v2
2a
=
0.62
2×2
=0.09m,

则最终A相对大地的运动位移:

sA=xA+s=1.08m+0.09m=1.17m;

答:(1)A在B上滑动时,A的加速度为4m/s2,B的加速度为1m/s2

(2)A不能从B上滑下,最终A相对大地的运动位移为1.17m.

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1~3小题。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 * *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初三(2)班本周要承担“国旗下演讲”的任务,演讲的主题是“中学生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请你协助班长做好以下工作:
1.为了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请你概括下面两则材料主要信息。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一览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
蓄存款余额(亿元)
1978年
343
134
211
2007年
 13786
4140
17.3万
(数字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二: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调查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中彩电、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也明显提高。
你概括的主要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充实演讲稿的内容,同学们选取了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作出重大贡献。
B.“当代毕舁”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C.2001年7月1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 * *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D.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我国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
3.请为演讲稿写一段结束语,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的感想,用上“今非昔比”“可歌可泣”两个词。
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2)班“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