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控制策略中有三种监听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这种算法称为(1)监听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2)。空白(2)处应选择()
A.介质利用率低,但冲突概率低
B.介质利用率高,但冲突概率也高
C.介质利用率低,且无法避免冲突
D.介质利用率高,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参考答案:B
解析:
以太网MAC控制协议CSMNCD的基本原理是:工作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判断是否有别的站在发送数据。若有,说明信道正忙;否则信道是空闲的。然后根据预定的策略决定:若信道空闲,是否立即发送;若信道忙,是否继续监听。即使信道空闲,若立即发送仍会发生冲突。
一种情况是远端的站刚开始发送,载波信号尚未到达监听站,这时监听站若发送分组,就会和远端的站发生冲突;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暂没有站发送,但碰巧两个站同时开始发送,也会发生冲突。所以,上面的控制策略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虽然稀少,但仍可能发生的冲突。监听算法并不能完全避免发送冲突,但若对以上两种控制策略进行精心设计,则可以把冲突概率减到最小。据此,有以下三种监听算法。
(1)非坚持型监听算法。当一个站准备好帧,发送之前先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立即发送,否则后退一个随机时间再监听,重复以上过程。由于随机时延后退,从而减少了冲突的概率。然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后退而使信道闲置一段时间,这使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且增加了发送时延。
(2)1-坚持型监听算法。当一个站准备好帧,发送之前先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立即发送;否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后立即发送。这种算法的优缺点与前一种正好相反:有利于抢占信道,减少信道空闲时间。但是多个站同时都在监听信道时必然发生冲突。
(3)P-坚持型监听算法。这种算法汲取了以上两种算法的优点,但较为复杂。
这种算法是:
①若信道空闲,以概率P发送,以概率(1-P)延迟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时间单位等于网络传输时延τ。
②若信道忙,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转①。
③如果发送延迟一个时间单位τ,则重复①。
困难的问题是决定概率P的值,P的取值应在重负载下能使网络有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