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常用气管插管有硅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或橡胶插管,导管的规格有F10~F36,5~6岁的儿童应选用()。

A.F13~F16

B.F17~F20

C.F20~F22

D.F22~F24

E.F24~F26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气管插管用导管的规格有F10~F36。一般新生儿用F10~F12;1岁以内用F13~F16;1~2岁用F17~F20;3~4岁用F20~F22;5~6岁用F22~F24;7~9岁用F24~F26;10~14岁用F26~F28;成年女性用F30~F34;成年男性用F34~F36。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阅读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酌,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作用。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出三个比喻句(标上序号),并依次说明分别是比喻中的哪种,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除了比喻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生动地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大做文章?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男人梳辫子不伦不类,作者看不惯。     

B.社会已发展到20世纪初,男人留辫子显得太陈腐落后。     

C.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给中国人丢脸。     

D.当时剪不剪辫子是反不反清朝、革命不革命的标志。这些留学生舍不得剪掉辫子,说明他们是清王朝的驯服奴才,他们想回国后凭着一条辫子表达对主子的忠心,以便升官发财,所以鲁迅对他们给以辛辣的嘲讽。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