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09年9月12日,天都网络讯:重庆杨家坪中学,贵阳籍学生母诗灏在参加足球训练时被教练林林殴打后昏迷不醒,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8月17日,身受重伤的母诗灏与死神抗争了二十多天后,最终不治身亡。

材料二:2009年9月8日,《威海晚报》讯:9月5日下午4时许,威海市区环海路与东山路交界一陡坡半坡处,发生一起车祸。在车祸中受伤的七年级学生小周左腿创伤面积达10cmx50cm。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属于对未成年人侵害的哪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此以外,在我们周围可能出现的侵害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成年人为什么会屡遭类似的侵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如何减少或降低类似的侵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属于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是对未成年人人身及生命的侵害;材料二属于交通事故侵害。

(2)在我们的周围可能出现的侵害还有:溺水、雷击、被拐骗、各种合法权益被侵害(如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

(3)因为:①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②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

(4)只有不断加强自我保护,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才能有效减少或降低未成年人受到类似的侵害。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