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节,小明来到乡下奶奶家,跟着大伯到田间体验生活。割麦的时候,他手握镰刀,头顶炎炎烈日,不能立,不能蹲,只能保持弯腰这一个姿势。不一会儿,汗就滴在成熟的麦子上,热得头昏脑涨,腰间疼痛难忍。虽然头上扣一顶草帽,可以暂时遮一遮太阳,但脑袋也被草帽捂得格外难受。额头上、脖颈里,身前背后全是如小米粒般的痱子,再加上麦芒扎着,汗水浸着,奇痒难忍。
1.如果你是正在田间劳作的小明,此时你会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们身边,浪费粮食和其他劳动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你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新闻还了解到: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引起两会代表的重视。同时他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却每年还在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2008年1-9月我国进口粮食达3181万吨,价值185.3亿美元……听到这些,联想到回奶奶家劳动的艰辛,小明决定以后要……
(1)小明决定以后要怎样做呢?请你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这样做有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学生只要列举两种浪费现象即可。
3.(1)小明决定以后要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
(2)小明这样做有道理。因为:①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②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 * * 的传统美德。③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因此,要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④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三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