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

A.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土纱销售陷入困境

C.上海开埠通商,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材料的大意是,随着上海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地位逐渐超过了苏杭,带来社会生产的变化,就是更多的人从事纺织业。A项使用机器生产,材料无法体现;B项土纱销售的情况材料也是体现不出;D项苏杭地区的纺织业的情况材料也没有交代。因此ABD均错误。C项正确,材料表明了当时农民无心种植粮食作物,家家纺纱出售给外国。故选C。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还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