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所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朱熹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人欲”是指不符合“天理”的那些欲望,即“私欲”,故选B。A项明显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正常欲望不在禁止之列;CD项错误,人欲是违反儒家伦理道德的欲望,与正常欲望不是一回事。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