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   )

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意思是:如果违反了父子君臣之理,儿子在家不能尊敬服从父亲,臣子在朝堂之上也不尊崇尽忠于国君,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那他就不可以称之为人了,是没有思想、礼仪的野蛮禽兽。这是儒家对墨家“兼爱”思想的批评。四个选项中只有B属于墨家思想,故选B。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