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采用H.32x系列的ITU标准,其中()系列标准专用于局域网络的视频会议场合。
A.H.320
B.H.323
C.H.324
D.没有一个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多媒体通信的相关标准。
20世纪90年代,国际标准化协会ISO,国际电子学委员会IEO,国际电信协会ITU等国际组织制定了重要的多媒体国际标准(如图4.3所示)。
(1)静态图像压缩编码对于静态图像压缩,已有多个国际标准,如ISO制定的JPEG标准、JBIG标准、ITU-T的G3、G4等。特别是JPEG标准,适用黑白及彩色照片、彩色传真和印刷图片,可以支持很高的图像分辨率和量化精度。
·JPEG标准是一个用于灰度或彩色图像的压缩标准,它使用离散余弦变换、量化、行程和霍夫曼编码等技术,是一种混合编码标准。它的性能依赖于图像的复杂性,如果硬件处理的速度足够快,则数字动态视频可由JPEG图像标准实现。
·JPEG-2000标准算法从原来JPEG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算法为主的区块编码,改用以离散小波变换算法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JPEG2000的特点是:高压缩率、无损压缩、渐进传输、感兴趣区域压缩、图像处理简单等。(2)音频编码标准
·电话(200Hz-3.4kHz)语音压缩标准:主要有ITU的9.722、9721、9.728和9.729等建议,用于数字电话通信。调幅广播(50Hz-7kHz)语音压缩标准:主要采用ITU的9.722建议,用于优质语音、音乐、音频会议和视频会议等。
·调频广播(20Hz-15kHz)及CD音质(20Hz-20kHz)的宽带音频压缩标准:主要采用MPEG-1或MPEG2双杜比AC-3等建议,用于CD、MD、MPC、VCD、DVD、HDTV和电影配音等。(3)视频编码标准ITU-T和ISO/IECJTC1是目前国际上制定视频编码标准的正式组织,ITU-T的标准称之为建议,并命名为H.26x系列,比如H.261、H.263等。
·H.261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应用正在逐渐减少,其采用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对之后的标准有很大影响。
·H.263制定于1996年,是目前视频会议的主流编码方法。
·H.264制定于2003年,其压缩倍数较H.263有较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媒体会议系统包括H.320~H.324标准。
·H.320在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N-ISDN终端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
·H.321在B-ISD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
·H.322在局域网上保证QoS的多媒体通信标准。
·H.323制定于1996年,它是局域网和企业网使用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3是Internet上端与端之间进行实时声音和视频会议的规程和协议,包括系统和构件的描述、呼叫模型的描述、呼叫信令过程、控制报文、复用、语音编码解码器、视像解码器及数据协议,但是它不保证服务质量(QoS)。
·H.324是适应于公用电话网络PSTN和无线网WLAN上的多媒体通信标准。ISO/IEC的标准称为MPEG-x,比如MPEG-1、MPEG-2、MPEG-4等。H.26x系列标准主要用于实时视频通信,比如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MPEG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视频存储(DVD)、视频广播和视频流媒体(如基于Internet、DSL的视频,无线视频等)。
以下是表示了这两族标准的发展历程。
·MPEG-1是针对码率在1.5Mb/s左右的数字存储媒体应用所制定的音频编码标准。
·MPEG-2的码率范围为1.5~100Mb/s,它是针对标准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在各种应用下的压缩方案和系统层的详细规定。
·MPEG-4标准将众多多媒体应用集成于一个完整的框架内,旨在为多媒体通信及应用环境提供标准的算法及工具,从而建立起一种能被多媒体传输、存储、检索等应用领域普遍采用的统一数据格式。
·MPEG-7标准被描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它为各类多媒体信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将与内容本身有关,允许快速和有效地查询用户感兴趣的资料。
·MPEG-21标准是一些关键技术的集成,通过这种集成环境对全球数字媒体资源进行透明和增强管理,实现内容描述、创建、发布、使用、识别、收费管理、产权保护、用户隐私权保护、终端和网络资源抽取、事件报告等功能。
根据题意,DolbyAC-3是音频编码标准:MPEG-4是针对数字电视、交互式绘图应用(影音合成内容)、交互式多媒体等整合及压缩技术的需求而制定的国际标准,主要用于可视电话、可视电子邮件等;H.263是目前视频会议的主流编码方法,H.323是Internet上端与端之间进行实时声音和视频会议的规程和协议。本题答案是B。H.323是在无QoS保证的LA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标准。